水土保持植被恢復的草種
一、馬尼拉草
喜溫暖、濕潤環境。生長勢與擴展性強,草層茂密,分蘗力強,覆蓋度大。較細葉結縷草(天鵝絨草Z.pacifica)略耐寒,病蟲害少,略耐踐踏??垢珊怠⒛婉け _m宜在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生長。
馬尼拉草生長緩慢,觀賞價值較高。馬尼拉草為我國西南地區常用暖季型草坪,因為匍匐生長的特性,其突出的耐踐踏性在常用草坪中十分優越,常用于運動場草坪。而性對于同樣耐踐踏的狗牙根,馬尼拉的綠期更長,因此馬尼拉為過渡型草坪首選。可以用來建設足球場,高爾夫球場,網球場等。
二、百慕大草(狗牙根草)
百慕大草即狗牙根草,其英文名:Bermuda, 因而在民間直譯為百慕大。北美洲南部球場最常見的草型,屬于狗牙根類型,原產于歐洲南部,后來引入到世界較溫暖的地區。
暖季型草坪,葉片質地中等細膩柔軟,密度適中,根系發達,生長極為迅速,耐旱耐踏性突出,所建成的草坪健壯致密,雜草難以入侵。,常用于運動場草坪,也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。喜溫暖濕潤環境,適合湖南 湖北 河南 江西 江蘇 安徽等地氣候。
主要特點:葉片柔軟 生長迅速 草坪平淺 耐旱耐踏突出
景觀用途:公園開放式綠地,公路綠化帶 運動場
種植方式:草皮鋪種, 脫殼種子每公斤360萬粒,單播10-15g/m2;未脫殼種子每公斤330萬粒,播種量15-20g/m2。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均可播種。
三、百喜草
巴哈雀稗俗稱百喜草,為一種暖季型的多年生禾草,有粗壯多節的匍匐莖,枝條高15~80厘米。葉片扁平,長20~30厘米,寬3~8毫米。原產加勒比海群島和南美洲沿海地區,近年臺灣、廣東、上海、江西等地大面積引種,作為公路、堤壩、機場跑道綠化草種或牧草。
生性粗放,對土壤選擇性不嚴,分蘗旺盛,地下莖粗壯,根系發達。種子表面有蠟質,播種前宜先浸水一夜再播種,以提高發芽率。密度疏,耐旱性、耐暑性極強,耐寒性尚可,耐陰性強,耐踏性強。
百喜草適宜于熱帶和亞熱帶,年降水量高于750毫米的地區生長。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福建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等南方大部分地區都適宜種植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肥力較低、較干旱的沙質土壤上生長能力仍很強?;~多而耐踐踏,匍匐莖發達,覆蓋率高,所需養護管理水平低,是南方優良的道路護坡、水土保持和綠化植物。
四、高羊茅
分布于中國東北和新疆地區。歐亞大陸也有分布。
形態特征:稈成疏叢,直立,粗糙,幼葉折疊;葉舌呈膜狀,長0.4—1.2厘米,平截形;葉耳短而鈍,有短柔毛;莖基部寬,分裂的邊緣有茸毛;葉片條形,扁平,挺直,近軸面有背且光滑,具龍骨,稍粗糙,邊緣有鱗,長15—25厘米,寬4—7毫米。收縮的圓錐花序。
生長習性:性喜寒冷潮濕、溫暖的氣候,在肥沃、潮濕、富含有機質、PH值為4.7—8.5的細壤土中生長良好。不耐高溫,是最耐熱和耐踐踏的冷季型草坪,在長江流域可以保持四季常綠;喜光,耐半陰,對肥料反應敏感,抗逆性強,耐酸、耐瘠薄,抗病性強。適宜于溫暖濕潤的中亞熱帶至中溫帶地區栽種。
高羊茅夏季養護極不易,需大量灌水,時刻注重病蟲害的防治,主要害蟲為斜紋夜蛾,一旦發現草坪即會在數小時內失去觀賞價值。
繁殖培育:種子繁殖。耐粗放管理,修剪高度為4.3—5.6厘米,干旱時澆灌,施肥有利于生長。易染褐斑病和稻赤霉病。
高羊茅為亞熱帶常用冷季型草坪草種,其突出的抗旱特性和耐熱性在冷季型草坪中首屈一指,其中高羊茅和早熟禾的經典搭配被經常運用
建植與管理:高羊茅適于廣泛的土壤類型,為優良的冷季型草,在暖濕帶和冷涼的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種植最佳。高羊茅采用播種方式建坪,一般草坪或保持水土用的平地粗放草坪的采用撒播,斜坡上可以采用水橫向的條播,覆土深度0.5~1厘米,播種量30~50克/平方米。單播、混播都可以,常與早熟禾、多年生黑麥草混播或用多個 高羊茅品種混播。由于苗期生長緩慢,出苗后 應注意松土。高羊茅的萌發時間為播后7~14天,約50天后可以成坪。
高羊茅夏季不休眠,全年綠期較長。作一般草坪用,修剪留茬高度應保持在4~6厘米,如果長到12厘米以上,滾筒式剪彩草機很難操作,會增加剪草困難,同時容易損壞機具,應采用旋刀式剪草機。
五、皇竹草
皇竹草是美洲狼尾草與象草雜交而成牧草新品種。它不僅是產量最高的優質牧草,還是水土保持、綠化美化中,快速生長和分蘗量特大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。
用于坡地水土保持方面:
皇竹草根多發達,生長迅速,抗旱力強,用于25°以上坡耕地,退耕還林后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更為迅捷;植于河畔、灘地、泥石流多發地帶以及公路旁,對水土保持,治理生態環境惡化,防風固沙固水,改善生態環境等都具有積極作用。
用于庭院、公園、園林區、風景區的綠化方面:
皇竹草植株高大,莖節灰白,光滑發亮,具有觀葉觀節的實用價值,種植后合理修剪、管護,可迅速形成蔥綠的“草林”,美化當地環境,減少了環境污染,改善人們生活和工作環境,確屬綠化、觀賞于一體的好品種。
皇竹草的親本原產于熱帶地區,不耐嚴寒,喜溫暖濕潤氣候。但它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,其耐寒性明顯優于象草。在長期浸漬或干旱的條件下均生長良好。對土質要求不嚴,酸性、粗沙、粘性、紅壤土和輕度鹽堿性土壤均能生長。但以土層深厚、有機質豐富的粘質壤土最為適宜。
六、類蘆(羊茅草)
又名石珍茅、望冬草、羊茅草,禾本科類蘆屬植物,具木質根狀莖,須根粗且堅硬,為大型的密叢型多年生草本植物;莖桿堅硬直立,高2-3m,徑5-10mm,通常節具分枝,節間被白粉;葉片長30-60cm,寬5-10mm;圓錐花序長30-60cm,分枝細長,開展或下垂;種子紅棕色,長棒形,細?。换ü?/span>10月至翌年2月;在我國分布廣泛,海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浙江、江蘇均有分布;生長于山坡、草地、棄荒地,尤其是在廣東沿海各地的荒坡地常形成優勢群落。
類蘆與其他常用草種比較,具有以下特點:
1、類蘆分布廣泛,資源豐富,種子數量極多且發芽率高。
2、適應性強,耐旱、耐貧瘠、耐熱、耐酸。
3、地下根系發達,能形成強大的根網,固土護坡效果顯著。
4、抗病蟲害能力強,容易管理。
5、壽命長,草層穩定、四季常綠,生態景觀效果穩定。
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耐鹽草,他們說,這種草可以有助于幫助數百萬公頃的退化土地重新恢復生機。
七、臺灣草
臺灣草又叫做細葉結縷草、天鵝絨草,是禾本科結縷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通常呈叢狀密集生長,有地下莖和匍匐枝。葉片絲狀內卷,長2―6厘米,寬約0.5毫米??偁罨ㄐ蝽斏1蝗~片所覆蓋。花果期6―7月。種子少,成熟時易脫落,采收困難。
臺灣草屬于暖季型草,該草色澤嫩綠,與雜草競爭力較強,外觀平整美觀,具有彈性,容易形成草皮,具有一定的耐磨和耐踐踏性。因此,它不僅可栽種于封閉花壇草坪作為觀賞,也廣泛種植于醫院、學校、賓館、住宅區等專用綠地上作為開放型草坪。要管理好臺灣草草坪,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有:
第一,種植地點:臺灣草喜光,不耐陰,所以要種植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。 第二,修剪:新鋪設的草坪前2年,葉片平整而不密集,外形像天鵝絨地毯一樣美觀,但進入第三年后,草叢會逐漸形成饅頭狀突起,所以從第二年起要定期修剪。
第三,澆水和施肥:在高溫干燥的夏秋季,一般每周澆1―2次水,冬天可以減少澆水次數。春夏秋季可以各干施氮肥一次,要均勻,每次用量為每畝8―10公斤,施肥后要立即澆水。
第四,限制人為踐踏:臺灣草草坪如果踐踏過于頻繁,不單損傷植株,而且會造成土壤板結,要通過打孔等辦法來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,這時要保護起來,讓它重新恢復生機。
第五,繁殖:臺灣草一般采用無性繁殖。
八、黑麥草
多年生黑麥草是禾本科黑麥屬多年生疏叢型草本植物。株高80~100厘米。須根發達,主要分布于15厘米深的土層中。莖直立,光滑中空,色淺綠。單株分蘗一般60~100個,多者可達250~300個。葉片深綠有光澤,長15~35厘米,寬0.3~0.6厘米,多下披。葉鞘長于或等于節間,緊包莖;葉舌膜質,長約1毫米。穗狀花序長20~30厘米,每穗有小穗15~25個,小穗無柄,緊密互生于穗軸兩側,長10~14毫米;有花5~11枚,結實3~5粒。第一穎常常退化,第二穎質地堅硬,有脈紋3~5條,長6~12毫米。外稃長4~7毫米,質薄,端鈍,無芒;內稃和外稃等長,頂端尖銳,透明,邊有細毛。穎果梭形。種子千粒重1.5克。
多年生黑麥草原產西南歐、北非和西南亞的溫帶。目前世界各國均有栽培。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東、華中和西南等地,以長江流域的高山地區生長最好。是一種良好的牧草具有廣泛的飼用價值,可用于大力發展畜牧業。
多年生黑麥草是一草多用的優良牧草。由于其根系發達,生長迅速,耕地種植可增加種植地的土壤有機質,改善種植地土壤的物理結構;坡地種植,可護坡固土,防止土壤侵蝕,減少水土流失。